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河山普照,喜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措施?(各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为什么?
答案
(1)晚清列强入侵,清政府国土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革命党人武装斗争,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2)愿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世界和平。
措施:政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共和政体。经济——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3)背景: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民族危机严重。
同意:新中国即将成立,原歌词已经不符合新中国的国情。
或不同意:它能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居安思危,勿忘国耻,进一步鼓舞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解析
第(1)问应抓住“1911年”这一关键信息点,从内忧外患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应注意对材料的全面解读,不要忽略“世界和平永保”反映的信息。举例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应注意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而非讨论新中国国歌的背景,是否同意是开放性的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近代前期某文件写道:“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该规定的目的是                                                        (  )
A.为推翻清王朝做舆论准备B.建立近代教育制度
C.塑造民国民主精神D.彻底废除科举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  )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
C.长时段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财政总长)卖国,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原因是                                (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元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词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