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综观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综观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1分)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2分)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你知道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吗?(1分)
(4)上列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答案
(1)图一: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2分)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1分)
(2)图四,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分)
图五,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1分)
(3)1971年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1分)
(4)屈辱外交与独立自主。(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6分)综观图一到图三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目前江苏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各学校都有校本课程,但校本课程中有些错误,请指出下列内容有违历史史实的部分(   )
①甲午战争时期,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抗击日军,壮烈殉国
②道光皇帝听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非常愤怒
③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革命政党兴中会、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成为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时代画卷
④《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说:“当今的中国,要反帝就要反清,反清就要反帝”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近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这段文字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写于
A.1840B.1860C.1895D.1896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道士与敦煌藏经洞”
以下内容摘自《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等文:
片断一:王圆篆(1850—1931),祖籍湖北麻城,出生于陕西。青年从军,为清军河西的兵勇,退伍后当了道士,后来到莫高窟。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在清理流沙时发现了轰动世界的藏经洞。
片断二:1907年3月,匈牙利籍英国人斯坦因最先来到敦煌,利用买通和欺骗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盗走大量遗书……,1908年春,法国人伯希和来敦煌盗走古书、佛教经文、民间文学等汉藏文卷子写本精华6000卷。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小川一郎进行了摄影和调查,并盗走文书约600卷。1914年,斯坦因再次盗走写本文书五箱。两次共掠走文书一万多件。1914年至 1915年间,俄国人奥登堡也盗走文物2000件以上……
片断三:据分析,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得到经费,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对斯坦因的举动,中国的官方毫不在意。官方的态度使王道士更加放心地可以不加限制地随意出售藏经洞的文物。
片断四:斯坦因将藏经洞的珍宝公诸于世界,全世界为之发疯时,清廷才认识到敦煌文物的价值。但他们想到不是如何保护这批国家珍宝,而是如何将其据为己有。……1910年清廷下令将藏经洞剩余的经卷运至北京保存,运送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丢一批。
片断五:自王圆篆发现并清理藏经洞后,据统计,藏经洞出土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多达5万余件,年代涵盖公元4-11世纪。敦煌遗书的发现,推动了与中世纪中亚、中国有关的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学、艺术、书志学、历史地理学和科技史等的研究。敦煌遗书发现后,很快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并成为一门为世界学者所关注的学问——敦煌学
问题(25分)
(1)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那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其结果如何?(4分)
(2)请根据材料说明敦煌藏经洞珍宝的丢失与哪些因素有关?(6分)
(3)你如何看待王道士与敦煌藏经洞的关系?(1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汉及其海权论》
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
(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15分)
(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10分)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