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2分)海防是指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在沿海地区和海疆进行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海防是指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在沿海地区和海疆进行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驰,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摘自《清史稿》
材料四  国际在线报道:自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9月25号正式交接入列以来,全舰官兵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截至目前,全舰已经完成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验项目。日前,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歼-15型喷气式战斗机也顺利完成了起降飞行训练,引起国际社会的广为关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爵滋所揭示的问题。(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中国新式海军惨败于日本的根本原因。(2分)指出签订的条约名称和割占的中国领土。(2分)
(4)分析材料四,中国在航母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
(1)古代希腊和罗马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地理环境优越;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2分)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封闭保守。(2分)
(2)问题:军队腐败,武器落后;海防废弛。(2分)
(3)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2分)条约:《马关条约》;(1分)领土: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1分)
(4)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海军力量日益强大,可有效地保卫我国海防安全。(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中西海权意识的不同归根到底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文明决定的,而经济文明是由于二者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的。(2)从材料“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等可以看出黄爵滋认为清政府当时海防松弛、军备落后。(3)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根本原因不是军事力量的不行而是制度的腐败。最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中割占的领土有辽东半岛和台湾等。(4)从航母的服役可以说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可以有效地维护我国的海疆。
点评:由于我国处于大江大河流域,适宜农耕,因此我国逐渐发展起来稳固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了我国古代长期以来海防意识不强。近代中国屡受外国的侵略,海防意识觉醒,但是事实证明,没有先进的制度,空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不能有效的维护国家的主权的。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地加强军备建设,特别是近来航空母舰的服役,中国的海军力量进一步的增强。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海防是指国家为保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在沿海地区和海疆进行防卫和管理活动的统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了维护自己在远东的 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俄国外,还有         (    )
A.法、德B.德、英C.英、美D.法、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签定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割占大片领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丑条约》的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签订导致(    )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清政府在军事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形成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名的变迁往往记载着历史的变化。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Rue Linevitch(李尼微支路),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