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1: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2:甲午一役之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一爆发者也。
——蔡锷《军国民篇》
材料3:上帝至尊的教义及其对多神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排斥,不仅触犯道教和释教,而且直接践踏了儒学真义,形成于西方民俗和历史中的布道、洗礼、忏悔仪式,在具有另一种民俗和历史的中国人眼里却是全无神圣意义的伤风败俗之举。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4:庚子年间流传的一件揭帖,把怨恨“贼子通洋保国会,不久落头归阴城”列为“上帝今有七怒”之一。
——《义和团杂记》
材料5:“(义和拳)酿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
——秋瑾《精卫石》填词
(1)根据材料1、2、3,分析义和团运动的起因。(6分)
(2)根据材料4回答,义和团对维新派态度如何?原因何在?(6分)
(3)根据材料5回答,秋瑾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影响?秋瑾的评价有何不足?(6分)
答案
政治: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文化:中西文化的冲突;反洋教斗争。
(2)态度:义和团仇视维新派。原因: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盲目排外,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秋瑾的评价:义和团酿成大祸,导致八国联军侵华。不足:义和团是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兴起的,带有爱国性质,是正义的,义和团反映出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打破了帝国主义直接瓜分中国的企图。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设问方式,“根据材料”要求严格按照材料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得出义和团的兴起与列强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扩张有关。材料二提及甲午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中“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 “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一爆发者也”得出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旨在灭亡中国,列强的侵略压榨激化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民族仇恨与爱国主义情绪,可归纳为政治方面。材料三中主要讲的是东西方在文化信仰方面的差异与矛盾,西方信基督,一神信仰,中国多神且信奉儒学,在中国人眼中西方宗教信仰实是伤风败俗之举,中国人掀起反洋教斗争。
(2)材料中“贼子通洋保国会,不久落头归阴城”的贼子即义和团眼中的维新派,骂维新派是通敌的贼子,可知义和团是仇视维新派的。原因要从义和团和维新派的基本主张的不同来作答,义和团笼统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如何评价根据材料作答,因义和团运动激起列强仇视,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秋瑾仅仅看到义和团运动引起列强更大规模侵略,对中国造成的灾难,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看到义和团的积极意义,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义和团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具有积极的爱国主义性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李大钊《从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有自我辩解的成分 ②隐含了一些苦衷
③一味强调客观因素对签约的影响 ④认为自己签约有功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三国干涉还辽 ②“门户开放”政策推行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①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④ |
A.从清政府手中割占朝鲜 | B.废除清朝与朝鲜国间的条约 |
C.迫使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 D.奠定日本独占朝鲜的基础 |
A.火烧圆明园 | B.清政府割让台湾 | C.八国联军侵华 | D.国民党败退台湾 |
材料一
黄祸(Yellow 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黄祸论”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黄祸论”,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散布世界各地,勤劳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有关“黄祸论”的观点。(8分)请你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二
2006年9月27日发表的反映美国各界精英主流意见并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产生深远影响的《普林斯顿项目报告》声称,“美国的目标不应当是阻止或者遏制中国,而应当帮助它在目前的国际秩序范围内实现其合理的抱负,成为亚洲和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此后,美国所带动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成为国际社会谈论中国时的一个时髦用语。美国各界继续推波助澜,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纷纷跟进。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威胁论”隐声匿迹,“中国责任论”压倒性地构成了中国所面临的主要国际舆论环境。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在“宣扬”中国问题上言论的变化并说明其共同的本质。(5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中国责任论”的内涵。(6分)
最新试题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比射线长B.经过一点可以画两条直线 C.平角是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
- 2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如果∠B=30°,那么∠D=_____度.
- 3为什么说电力的应用及汽车、飞机的发明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
- 4下图是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眼球B.效应器是车C.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
- 5已知集合A={x∈R|3x+2>0﹜,B={x∈R|(x+1)(x-3)>0﹜,则A∩B=( ) [ ]A.(
- 6“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清] 王士禛
- 7There _____ a pen and two rubbers in the pencil box. [ ]
- 8【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
- 9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
- 10—Ann is in hospital. —Oh, really? I know. I go and
热门考点
- 1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 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 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2 mL l mol/
- 2甲、乙、丙、丁4种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分子中都含有2种或3种元素,甲气体溶于水后,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有固体析出.下列
- 3战国后期,秦国还在咸阳附近修建了郑国渠,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农田。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
- 4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若输出S的值为-14,则判断框内可填写( )A.i<6?B.i<8?C.i<5
- 5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合金电阻丝阻值Rx约为4Ω。 (1)用游标卡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L,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 6一般情况下,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的是( ) A.维生素B.蛋白蛋C.糖类D.脂肪
- 7【题文】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
- 8默写古诗文名句。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 。愿为腰下剑,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 9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A.目的与手段的关系B.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C.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D.限定与超越的关
- 10“魔棒”常被用于晚会现场气氛的渲染。其发光原理是利用H2O2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