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14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甲午之役“后部分先进国人的最初选择是A.师夷长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14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甲午之役“后部分先进国人的最初选择是
A.师夷长技,自强求福B.实业救国,维新变法
C.驱逐鞑虏,恢复中华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师夷长技,自强求富”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的探索,是处于“器物”阶段的探索,所以排除A项。“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1905年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内容,是在探索君主立宪道路失败后的革命道路的指导思想,所以排除C项。“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所以也排除D项。
核心考点
试题【国运沧桑,甲子轮回,2014年,又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甲午”二字,早已如烙印刻在国人的骨子里。120年前“甲午之役“后部分先进国人的最初选择是A.师夷长技】;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
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
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793年 英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19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木偶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 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