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26分)中国近现代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的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材料一: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传统模式是朝贡模式。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少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中国近现代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的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传统模式是朝贡模式。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蛮夷之邦”的“朝贡”,以朝贡为媒介确立宗藩关系。清朝前期,中国是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宗主国,各国向清政府“称藩纳贡”,接受册封,清朝则以“天朝”职责,庇护属邦,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系。
材料二:从自居世界文化中心、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到主动承认西方为文明,而自认野蛮,退居世界文化的边缘;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近代中国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充满屈辱的,但又是国家观念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一个国家领导集团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对国家外交关系影响巨大。新中国1978年前与1978年后的外交活动就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领导人思想的差异。
请回答:
(1)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受到近代国际关系模式的挑战。举一例说明清政府为维护这一体系作出的努力。结果如何?(4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所说的“转变”? 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4分)
(3)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则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各有何依据?(8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围绕其判断展开外交活动的?(8分)
答案

(1)1882年因法国侵略越南而爆发中法战争;1894年又因日本侵略朝鲜而爆发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新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崩溃。(4分)
(2)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屡战屡败,丧权辱国,认识到自身的落后;西学的传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接触西方先进文明。(4分)
(3)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判断的依据:二战后,两极对峙;美苏争霸;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美国敌视新中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等。(任答2点4分)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判断的依据:美苏形成核均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任答2点4分)
毛泽东时代的外交: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苏结盟,抗美援朝;支持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促进第三世界的崛起;70年代,与美国、日本、欧洲结成一条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任答2点4分)邓小平时代的外交: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来处理国际关系;提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如: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用“共同开发”的办法解决与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问题;与东欧各国和前苏联的关系正常化;主动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和倡导建立新的国际组织;倡导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任答3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解释了什么是传统的宗藩体系,举例了朝鲜,越南等国的宗藩关系,但这一些关系在近代受到了挑战,问清政府维护这些关系所做的努力,其实考查的是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与这些地区有关的战争的原因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材料阐述了中国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的变化,视洋人为“野”到“文明”,自认为野蛮。从材料中的“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可知这是中国不断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题目就此问转变的原因,其实考查的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原因或者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据此就可以作答了。
材料所给的时间是“1978年前后”,又提出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活动差异。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意识形态,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题目所问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不同判断的依据和展开的外交活动,实际考查是1978年前后,中国当时所属国际背景和这期间取得外交成就。
核心考点
试题【(26分)中国近现代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的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材料一: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传统模式是朝贡模式。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少数】;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841年12月,美国国务卿亚当斯说:“鸦片问题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A.中英政治制度上的对立
B.中英外交礼仪规则冲突
C.中英意识形态分歧明显
D.中英贸易地位的不对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恩格斯也说过:“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能够为这些结论提供支持的史实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
②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③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④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出现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海军对华方略中写道:“这些行动的目的是双重的:首先,是以截断沿海贸易来困扰中国政府;其次,尽可能多多掌握中国人的财产,用以保证中国政府答应(我方)提出来的要求。…帝国所有沿海省份都会痛切感受贸易停顿的影响的。”围绕此方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方略运用于鸦片战争时期
B.此方略运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反映该战争的性质为商业贸易战争
D.战争结束后确立了广州“一口通商”的地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