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8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9分)
答案
(1)认为应废弃资本主义到承认资本主义有较强的生命力。(2分)
依据:欧美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普遍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分)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3分)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落后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3分)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3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
(3)重大实践:领导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分)
理论成果:***思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4分)
认识: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而恩格斯1895年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说:“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变化的依据可以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2)从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归纳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理论上,列宁认为落后国家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实践上,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
(3)综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第三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核心考点
试题【(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主要考察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圣西门简要生平
1760年10月17日 生于法国巴黎一贵族家庭。
幼年 受教于著名的启蒙学者达兰贝尔,受到唯物主义和民主思想熏陶,热爱自然科学,反对宗教迷信。
1777年 与贵族家庭决裂,到军中履役,随后随法国军队参加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 同情和支持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并拒绝担任市长等职务。
1802年 开始写作,宣传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个圣西门主义的团体,宣传他的思想和出版他的著作。
1825年5月19日 逝世。
材料二 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实业家委员会和学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领导;应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宣传和教育实现这一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圣西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圣西门的主张与《共产党宣言》的异同。(6分)
A.社会进化论 | B.阶级斗争理论 |
C.资产阶级革命论 |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A.科学理论的产生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 |
B.空想社会主义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
C.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 |
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谈谈欧洲扩张与“俄国的事态”的关系。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20年内作过什么积极的努力?
最新试题
- 1青春的幸福是[ ]①因为拥有青春,我们每天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新的挑战②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
- 2下列各项中,并非属于制作临时装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 ]A.对生物材料进行染色B.撕取或挑取生物材料C.放好材料
- 3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
- 4在下列实验中最后有沉淀生成的是( )A.将少量钠投入到饱和NaHCO3溶液中B.将少量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将
- 5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较大B.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双面凹的圆
- 61926年,国民政府进行北伐,北伐的主要战场是①湖南②湖北③江西④浙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 7桃花由外向内的组成是[ ]A.花萼、花冠、雌蕊、雄蕊B.雌蕊、雄蕊、花冠、花萼C.花冠、花萼、雄蕊、雌蕊D.花萼
- 8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中,表示亚欧板块的是[ ]A.甲 B
- 9(13分)关于垃圾食品的阅读【垃圾食品】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世界
- 10“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孤独之旅》的内容谈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考点
- 1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则过点和(4,4)且与准线相切的圆的个数是A.0B.1C.2D.4
- 2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
-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C.某同学用玻璃棒蘸取
- 4物体______叫压强.公式______.单位______,简称______,字母表示______.改变压强的方法:①_
- 5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
- 6甲仓所存面粉是乙仓的3倍,从甲仓运走8500千克,从乙仓运走500千克后,两仓所剩的千克数相等,问两仓原有面粉多少千克?
- 7已知,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 8【题文】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通过近半年的网络打黄扫非的 &
- 9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M=MN=ND,BE=EF=FC,四边形ABEM,MEFN,NFCD的面积分别记为S1,
- 10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不易被腐蚀的原因:______;(2)金属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