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马可·波罗介绍了东方文明 | B.利玛窦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
C.克伦威尔打败王党军队 | D.19世纪末,传教士在山东的活动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能够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A.马可·波罗介绍了】;主要考察你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
B.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 |
C.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的最高权威 |
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
材料一 绘制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工人劳动状况图
图1 矿道里的工人 图2 运煤的童工
材料二 1837年《人民宪章》条文:(1)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或其他任何限制,以保障各选区选举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4)议员应领取薪金。(5)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材料三 (英国宪章运动中的)工人们认为,贫困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很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一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对害”,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
请回答:
⑴观察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你从中获取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民宪章》的主要内容。(3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宪章派是如何理解普选权与改善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的?(4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4分)
A.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利益的斗争 |
B.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
C.双方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
D.王位继承权问题 |
A.拥有世袭爵位 |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
C.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
D.从事海外贸易 |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
C.争取减税的斗争 |
D.要求废除国王的斗争 |
最新试题
- 1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A.江西瑞
- 2法国作家雨果指出:“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
-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4分) H2O 1 KOH 2
-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一个句子与前边不连贯,请你在原句上修改。 假如生命是原木,那就做一座朴实无华的桥;假如生命是水,那
- 5【题文】读沿23°26′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各题。【小题1】图中b海域表层洋流的性质和流向是:A.暖流、向南流B.暖
- 6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思想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共同之处是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B.实行君主立宪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
- 7Would you like ______ the zoo with me this afternoon? [
- 8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
- 9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2库,电流做功6焦,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__伏.当该
- 10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
热门考点
- 1我们要上网搜索下图的相关历史信息,键入的有效“关键词”应该是(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新经济政策C.苏联
- 2实数,则化简代数式的结果是( )A.B.C.D.
- 3A lot of meetings were------ because of the dangerous diseas
- 4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前后的“情”分别是指[ ]A.情感情绪B.情绪情感C.情绪情操D.情操情
- 5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
- 6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属于雌蕊的组成部分是( )A.花瓣B.花药C.子房D.萼片
- 7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B.装置②:由a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C.装置③:
- 8在10件产品中,有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 求(Ⅰ)抽出的3件产品中恰好有1件是次品的概率;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小题1:蟹六跪而二螯, ,
- 10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是在[ ]A.17世纪中期B.18世纪后半期C.19世纪早期D.20世纪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