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答案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也有必然性)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核心考点
试题【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主要考察你对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B.“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C.“交通与运输”
D.“发现的时代”
①屠***印第安人②发现新大陆③沟通欧美文明④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交汇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最新试题
- 1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A.300千米B.3
- 2冰川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和运动着的、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由多年降雪不断积累压固形成。小题1:下列大洲中现
- 3--- Who will send you to the new school, your mom, your dad
- 4(1) 电池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填序号)。此类反应
-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对应相等,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6—I’m a little hungry. —Don’t worry. Look at the sign______,w
- 7若a>1,0<b<1,且alogb(2x-1)>1,则实数x的范围是______.
- 8读下图“2012年12月11日20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中央气象台预报:由于偏南暖湿
- 9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10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三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
热门考点
- 1---Jason, you need to refresh yourself with a cup of coffee.
- 2为了防止森林、草地发生火灾,在野外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镜
- 3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使用了大量的光盘,光盘上镀膜的一面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会看到五颜六色的条纹,这是因为A.自然光经膜后发生了色
- 4“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阅读材料和右幅漫画.下列对“光盘行动”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妥善回收
- 5在当代,英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政体的共同特征是 [ ]①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 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③
- 6为了测定K2CO3和NaHCO3混合物的组成,某学生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相同浓度的Ba(O
- 7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
-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
- 9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 H2O+盐,下列有关X和Y所属种类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BCDX酸性氧化物碱性
- 10某大型宾馆设有地下停车场.地下值班室的工作人员通过操纵室内的开关,使想存车的司机通过入口处的红绿灯便可知停车场内是否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