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
B.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
C.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
D.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来自高中某教材目录的标题,其表述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某种价值判断的是A.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B.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C.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D.开辟文】;主要考察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新航路开辟
②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③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
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
C.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决定的 |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 |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 B.东方的借鉴学习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工业革命的逐步扩展 |
材料一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引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卡斯提贝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遗嘱》
材料三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2分)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4分)
(2)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有何重大发现和成就?(4分)
(3)据以上材料,你如何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4分)
A.意大利 | B.葡萄牙 | C.英国 | D.西班牙 |
最新试题
- 1读亚洲图回答:(1)山脉A是______山,它位于亚欧分界线上.(2)C是______半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3)
- 2不定项选择一列队伍过桥时,不能齐步走,这是为了( )A.减小对桥的压力 B.使桥受力均匀C.减小对桥的冲力D.避免使
- 3((12分)有以下几种物质A.氯化钠B.硫酸(H2SO4)C.醋酸(CH3COOH)D.氯化银 E、酒精 F、蔗糖G、氨
- 4【题文】“高温、干旱”是我国江南地区近几年夏季的主要天气特点。引起该地区高温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
- 5求证: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6(28分)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 7若对于任意的实数,有,则的值为. . . .
- 8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小明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第二天早上,
- 9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共分为________大板块,其中,A处为________板块。(2)B处是_
- 10Being a true Party member, one should never ______ personal
热门考点
- 1我国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述做法有利于 1增加财政收入 2增加中低收入者
- 2简答(11分)据新华社报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03302亿元,有人认为居民储蓄越多越好。请简要说说你
- 3从A城到B城的公路全长50km,甲骑自行车而乙骑摩托车从A城到B城,由于摩托车的时速是白行车的2.5倍,所以乙比甲晚出发
- 4下列说法不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的是A.与欧共体抗衡的需要B.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C.应对区域集团化挑战的需要D
- 5直线x+y=0的倾斜角的大小是[ ]A.30° B.60° C.120° D.150°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
- 7萤火虫发光前后物质的变化如下:下列关于荧光素和氧化荧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OB.二者的分子组
-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反数等于它本身数是0B.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 C.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D.平方
- 9【题文】若集合,,则集合不可能是( )A.B.C.D.
- 10***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