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清)郑板桥《墨竹图》 | (意)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像》 |
C | |
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 |
[ ] | |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在其名作《哀悼基督》中,将圣母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没有表现圣母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圣母的美是直观的,悲哀却是深沉的。这表明作者的意图是 | |
[ ] |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 |
阅读材料: | |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 |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 |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粱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 |
[ ] | |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