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史 >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法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在议会与内阁和总统关键职位中,可见,总统职权并不是完全受宪法制约;而法国也并不是两党制,而是多党制,立法与行政权不合一,是分权,即B、C、D三项说法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A。
点评:此题为因果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首先要正确理解常用概念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从性质、作用、方向层次等方面来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题干与备选项之间谁是因,谁是果,并与教材知识进行联系,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的不同之外。其次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核心考点
试题【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B.总】;主要考察你对近代史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惟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由于法国革命具有这种特殊的经典性,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方面的贡献自然也非同一般。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块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当法国大革命开始之时,此前的15年中已经发生了很多动荡,他们动摇了美洲和欧洲的社会秩序。其中最重要的风暴发生在北美,那里的英国移民反叛伦敦,并在1776年宣布独立。在欧洲,1770——1780年间的骚动呈现出两种面目,这与欧洲大陆两部分之间既存的反差有关:在它的“东方部分”,社会主要由被奴役的农民构成,而其西方部分则更为发达、更为自由。……(19世纪初)法兰西共和国已经死亡,而在整个旧大陆,这个共和国的继承者和旧制度力量之间产生了对抗,前者就是拿破仑体制,它捍卫了共和国统一化和理想化的建设成果,但放弃了政治和宗教方面再生的抱负;而后者在法国军队尚未渗入的地方看起来仍然是安然无恙。从逻辑上说,法国大革命的身影掩盖了它此前或随后的各次运动。但这些运动同样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雅克·索雷《18世纪美洲和欧洲的革命》评述材料中关于法国大革命对民主制度发展的影响的论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为(    )
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B.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C.议会制共和制D.总统制共和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损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下列哪一条款从根本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A.确定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B.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C.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D.议会采取参众两院制,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国家权力中心

皇帝和首相
表中①②③处应填的内容分别是(  )
A、世袭、君主、总统  B、选举、首相、议会
C、世袭、首相、议会  D、选举、君主、议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