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14分)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卢梭提出了“公意”和“众意”两个概念,“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这才符合“国家创制的目的。”   
——《西方民主史》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段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3分)并分析两位思想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能产生共同思想的原因。(4分)
(2)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3分)?有何意义(2分)
答案
(1)共同之处:都主张国家政权是为民众服务而建立的,为民众服务;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3分)原因: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4分)
(2)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2分)
(3)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3分)。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第(1)题是学生通过材料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也,非为一姓也”和“公意”是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的意见,他说“治理社会就应该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可知都主张国家政权是为民众服务而建立的,为民众服务;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都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第(2)题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落后。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和卢梭还有伏尔泰关于“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构想。其意义在于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17世纪,明清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明清进步思想家在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要是
① 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 “是非决于学校”
③ 以“众治”取代“独治”,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④ 实行君主立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提出了民主的思想。近代以来,追求民主、自由更是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
——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
(7月29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
(8月2日)……命各省督抚整饬吏治,考核属员。……
(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巡抚,河南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
——赵恒烈、徐锡祺《中国历史资料选》
材料四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指出黄宗羲、顾炎武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变法法令和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差异?(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谋求民主政治的实践效果。(6分)
(4)康有为和孙中山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兴民权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6分)他们在兴民权的手段和政体上有什么不同?(4分)
(5)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哪些新的婚姻观念?(4分)从思想的角度指出这种新观念产生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效应来看,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说,他著《孔子改制考》,则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①儒家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③减少变法的阻力                 ④六经皆孔子所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人写了一首《咏牡丹诗》,其中有一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他因此遭到诛戮。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也变成“从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这种情况应是发生在(   )
A.明朝中期B.清朝初期C.清朝末期D.民国初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