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1分)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几个时期权力中枢体系的主要变化并指出其发展趋势。(7分)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4分)对此你如何评价? (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对突破专制主义的“锁链”有哪些革命性的设想及主要作用?(2分)
答案
(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分)
西汉:设置中朝,限制丞相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设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强化皇权。(6分)趋势:皇权越来越强大,相权越来越削弱。(1分)
(2)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4分)
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稳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4分)
(3)设想: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分)。作用:能有效地防止专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题干反映的是后者,再结合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回答。
(2)先回答明清强化皇权的措施,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再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强调“权力的制衡”。
点评:由于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所以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要养成阅读原始史料的习惯,要把有关材料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理解。2.要全面地理解、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对于一些内容较多的材料题,同学们要按照试题的有关要求仔细阅读,认真分析。3.要学会处理多种形式的材料,如对有关图片的分析理解、对地图的分析、对图表数据的处理、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处理等。4.要注意将材料中的有关信息升华为规律性内容,揭示其本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温家宝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气者,理之依也
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提倡法治和众治D.抨击君主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①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封建专制的加强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焚书》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夫,而公谓我原之欤?”李贽此话的实质是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反对思想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C.批判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D.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