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史记·货殖列传》:“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A....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史记·货殖列传》:“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
A.战国到西汉前期商品经济活跃B.巨商地位很高,超过了王侯
C.司马迁具有重农抑商思想D.西汉政府据此实行了盐铁专卖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善于经商者能集聚大量财富,而后世不肖子孙也易将财产散尽;巨商大贾能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虽非名义上的王侯而事实上与真正的王侯无异,所以由此不难得出汉代之前商品经济的活跃造成了商人的社会生活境遇远远超越了贫民,这也是事实上对“士农工商”地位的否定,所以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C D两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核心考点
试题【《史记·货殖列传》:“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该材料反映出A.】;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二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继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以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以利农。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夫商为中国四民之殿,而西人则恃商为创国、造家、开物、成务之命脉,迭著神奇之效者,何也?盖有商则士可行其所学而学益精,农可通其所植而植益盛,工可售其所作而作益勤,是握四民之纲者,商也。此其理为从前四海之内所未知,六经之内所未讲;而外洋创此规模,实有可操之券,不能执中国崇本抑末之旧说以难之。
——薛福成《筹洋刍议》1879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发展经济的主张有何异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比较材料一,材料三经济主张变化的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转型”的表现是
A.工业文明逐渐确立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
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这一说法出现的原因是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B.商品经济呈现繁荣发展的时代趋势
C.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
A.反对B.赞同C.听其自然D.主张适当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的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其中,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   )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
C.汉口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D.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