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B.是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B.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理解能力,属于逆向思维型选择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材料大意为清代官绅、商人投资多以买田置地为主,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引文所述现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的缘故,且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也是重农抑商政策带来的后果,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因此ABC的表述都是对材料的正确评述。材料所述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毫无帮助,因此D的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据清代史书记载:“上自绅富,下自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对上述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B.是重】;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B.唐朝政府严格管理经商人员和市场
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清朝前期,完全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29年(1292)“以征爪哇,暂禁商贾海者”,至元31年驰禁;第二次:大德7年(1301)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年(1308)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4年(1311)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开下番市舶之禁”;第四次:延佑7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英宗至治2年(1322)“复置市舶司于泉州……”。这表明(   )
A.元朝和以往的封建政权一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B.元朝的海禁是明清大规模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奏
C.元朝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倭寇骚扰东南沿海
D.元朝的海禁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廷呈递的外交文书中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割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乾隆帝在“敕谕”中答复,“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地森然,即岛屿与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又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了英方要求。
——摘编自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张岂之《中国历史》第四卷等书。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辩证分析英国的要求。清政府基于哪些理由拒绝英国的要求,并分析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说明中国收归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指出中国与英国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