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B.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
C.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D.有利于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材料意在说明三国中魏的人口和户数最多, 而在中国古代,人口的多少是经济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准。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魏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 (超过蜀和吴), 因此,材料中的史实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故选C。
点评: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空前统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关系十分活跃和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民族关系的变动成为影响这个时期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核心考点
试题【《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图为广州亚运会奖牌(海上丝路) 的正面,有人在解读其设计时说“如果不写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支离破碎,暗然失色,不堪入目。”以下关于古代广州对外贸易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B.唐朝时,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C.元朝时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口
D.清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特许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市坊融为一体 ②活字印刷首创 ③儒家信仰重建 ④世俗文学兴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是指
A.黄河B.大运河C.淮河D.渭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 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