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手工业的发展 > 宋徽宗赵佶亲手在《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诗评价的是(   )A.棉纺织技术的先进B.缂丝技术的精...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徽宗赵佶亲手在《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诗评价的是(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宋徽宗赵佶亲手在《碧桃蝶雀图》上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此诗评价的是(   )A.棉纺织技术的先进B.缂丝技术的精】;主要考察你对手工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棉纺织技术的先进B.缂丝技术的精湛
C.得到“丝国”美誉D.绘画技艺的高超
B

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有三件中国瓷器,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视。下列对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宋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青瓷和白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
C.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D.唐代的邢窑以青瓷闻名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表明青铜铸造
A.工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B.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

我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有
①自给自足 ②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③家庭手工业 ④有严格管理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在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供风形式也不断发生着革新。下列各项中,正确体现供风形式革命性变化过程的是
A.自然通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水力鼓风
B.自然通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水力鼓风
C.自然通风一人力皮囊鼓风一水力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
D.自然通风一水力鼓风一畜力马排鼓风一人力皮囊鼓风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代庶人“以麻为衣,则不能御寒,以麻著袍,则不能生暖”。传入棉业之后,“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棉作在中国广泛展开,大约是始自宋代:“木棉,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特别是广东和福建,首先成为最著名的棉产区。明清时期棉作几遍及全国各省区。徐光启《农政全书》提到华中湖北棉区,华北山东、河北等棉区,华东江苏、浙江棉区是当时的三大优势棉区。明清时期北方特别是山东的棉花大量输往江南,如东昌府高唐、恩县棉花“江淮贾客贸易,居人以此致富”,……形成“吉贝则泛舟而嵩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的局面。而江南松江一带有“卖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现象出现。由于棉作的扩展和粮田面积的减小,至少从明代后期,江浙地区便开始从其他省份输入粮食;同时,其他省份也需从江南购入不可缺少的棉纺织品和其他产品。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最清晰简洁的路线图是:

注:19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对英属印度的出超年均在600万两白银左右。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1821年,英制印花布4509匹,又剪绒与天鹅绒416匹在广州拍卖脱手……亏本60%以上。很明显的,销售英国棉制品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英国棉制品计印花布1744匹,白布工372匹,黑布860匹,仿制广州布720匹,棉纱5000磅,全部售出结果,亏本35%。……江宁条约(南京条约)后,……人们告诉公众说,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棉织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人们完全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道有棉织物的许多世纪以前,这三万居民的祖先从来就决不稀罕这种东西,而如今人们都以为这是他们“野蛮人的奢侈品。”
——转引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四 “能证明战争底真实社会本质,或正确点说,真实阶级本质的,自然不是战争底外交历史,而是对于一切交战国里统治阶级所处客观地位的分析。”
——列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宋至明清中国棉花种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印度—中国三角贸易给三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
(3)有论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纺织利益集团意图的结果,请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