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总面积北方南方播种面积春秋战国91(全国)6...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
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播种面积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
南北朝
122(北方粟、麦)
215(南方稻谷)
1167.7
3.85
1.925
1.925
90%
隋唐
124(北方粟、麦)
328(南方稻谷)
1450.92
6.42
3.21
3.21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互联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贸易中发挥的作用。分析19世纪中英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1)粮食亩产量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全国耕地总面积增加;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减少,但仍占有绝对地位。(5分)
(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4分)
(3)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2分)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4分)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2)问主要首先要读懂文言文,然后结合学过的宋代经济的相关史实就可以解决。第(3)问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原因,作用可从中国、西方、世界市场三个方面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总面积北方南方播种面积春秋战国91(全国)6】;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回答第8〜9題。
小题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对司马迁这一行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作者对抑商政策不满B.引导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C.体现了汉代的基本经济政策D.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
小题2: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材料所述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外国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使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作者是以农耕文明的眼光来看待工业文明
④近代中国主动地融人了世界市场体系
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 D.商品经济的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B.农民斗争打击了地主
C.封建剥削减轻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封闭保守性B.小农经济受天灾的危害
C.小农经济对自然的依赖D.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宗教信仰塑造文化B.牛可以体现勤劳精神
C.以农业为经济基础D.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