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0103 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和运河同龄。它是盐运的起点,是长江和运河的交点,鉴真东渡的出发点,是徽班进京的始发点……
材料二:下表引自《杭州地方志》
时间 | 人口(户) | 人口(口) |
隋大业五年(609年) | 15 380 | 不详 |
贞观年间 | 约30 500 | 153 720 |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86 258 | 585 963 |
南宋初 | 1 240 000 | |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 晚清状元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 | |
(1)邗沟 唐朝 (2)杭州地区人口激增,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地区状元数增加,说明了江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3)早期民主启蒙思潮开始萌发,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批判;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4)A (5)基本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原因:明清时期该地区商品经济较发达,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该地区是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地区之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迅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张謇受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当地较为畅通的交通条件。(说明:回答出任意5个要点即可得满分,如学生答出其他要点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
成都市在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中走在全国的最前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主要得益于 | ||
[ ] | ||
A.郑国渠的修建 B.都江堰的修建 C.芍陂的修建 D.西门豹渠的修建 | ||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 ||
[ ] | ||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 ||
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 ||
[ ] | ||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 ||
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世纪修筑的水利工程,“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下列关于该水利工程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
[ ] | ||
A、修建时间距今15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 B、修建时间距今1700多年,是由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C、修建时间距今2000多年,是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因素 D、修建时间距今2200年,是杰出的生态型无坝饮水工程 | ||
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 ||
[ ]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