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8分)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材料二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法、美、德的政体名称。(8分)
材料三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晢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4分)最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怎样的选择(4分)其理论原则是什么?(2分)
答案

(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8分)主要表现:政治方面: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对外方面: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4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8分)
(3)争执: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4分)选择: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力)、联邦制、总统制。(4分)原则:制约与平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的突破点在于“第二帝国”这个概念上。这个概念在材料中有明确的说明,即是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隋朝的首创,秦汉时期的中央政治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所以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秦汉不同就很明显了。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度,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察举制,科举制度也是隋朝的首创,所以这是在选官制度上的不同。第三帝国指明清时期,所以其“内向”性表现在对内的强化君主专制上。对外的 “非竞争”性,指闭关锁国与外国的积极扩张正好相对。
(2)此题可依据近代英、法、美、德的政体类型的史实来回答,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掌握情况。英国是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美国则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于1787年通过宪法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法国也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经过了八十多年的斗争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度。德国是一个封建主义强,军国主义浓重的国家,所以它确立的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度。
(3)此题难度不大,在材料中有明显的体现,但这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内容,然后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依据材料中的“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即是正确答案。最后的选择可依据美国政体的特点这个史实来回答,即美国选择了“受限制的权力”。这是依据制约与平衡原则而选择的。
核心考点
试题【(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主要考察你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一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了如下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太和殿                 白金汉宫              唐宁街10号
A.中国古代皇权至上B.立宪君主地位尊贵
C.平民领袖平实民主D.中外建筑政治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对新政治秩序的维护作用。
材料二 中国文明能结合内聚、弹性、磁力于一体是很令人惊奇的,因为这些特性很难在如此大规模的成长之中维持不变。
自古以来的外族侵略者也每每屈服于中国文明的优越,即便在战场上把中国人打垮,例如……元代的蒙古人、清代的满族人无一例外;……尽管被统治的汉人总视他们为异族,统治者却都迅速彻底接受中国的传统。
——摘编自[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文明的力量》
(2)结合所学,从政治领域方面论证上述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不尊汤法,乱德”被幽禁。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汉代规定,“臧值十金,则至重罪”;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其职责是“六条问事”,一条针对不法豪强,五条针对“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其余不问;汉代察举制突出了以“德”、“能”、“文” 等考选官员的价值取向。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代巡按任期两年,职责偏重刑狱;《唐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盗所监临财物者”,“三十匹绞”。《大明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至四十贯者绞;官吏犯赃枉法,至八十贯者绞;官吏恐吓取财,即使未遂不得财,亦须杖刑;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相对比较廉洁,与其廉政文化设计上的精良密切相关。…… 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较之以往的时代,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在更大程度上为权利话语所支配。”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对于人权的无知、忽略或轻视乃是公民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由。”在西方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美国总统杰斐逊曾呼吁:“请您提倡一个扫除愚昧的行动,制定和改进教育普通人民的法律吧。让我们的同胞知道:只有人民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能够防止这些弊害,为此付出的捐税尚不及献给国王、僧侣和贵族财物的千分之一,如果我们听任人民陷于愚昧无知,这些家伙就会在我们中间死灰复燃。”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的特点及运行条件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9分)
(3)比较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祖国大家庭,各民族既有矛盾,也有友好交往与和平相处,那么各民族之间交往的主流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