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 元朝初年,一位蒙古贵族奏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观点?从材料二、三看,元朝统治者采纳了这种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材料中的话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三的措施对蒙古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
(4)加速蒙古族封建化进程,促进汉蒙民族融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朝初年,一位蒙古贵族奏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场。” ——《元史》 材料二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主要考察你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二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图一 张家口北元贵族墓 | 图二 《农桑辑要》书影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蒙古太祖征西域,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于是群臣咸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耶律楚材曰:“……但弗为耳。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周岁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何为无用哉!” | |
——《宋史纪事本末》卷100 | |
材料二 (1230年,耶律楚材)奏立燕京等十路征课税 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防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 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辛卯秋,帝(窝阔台)至云中,十路咸 进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 使国用充足,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在彼者,皆贤 于臣……”楚材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 臣……”帝曰:“果尔,可官其人。” | |
——《元史》卷146 |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耶律楚材的观点与“群臣”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内容对于评判材料一中不同的观点是否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耶律楚材在实施其主张时有哪些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他这样回答窝阔台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耶律楚材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忽必烈具有大中国的观念,立志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下列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
[ ] | |
A.“天下一家” B.“视居庸以北为内地” C.“山以南;国之根本也” D.“期与物以更新” | |
忽必烈确立了“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即汗位前后他的主要措施有 ①保护临安等城市,使之不毁于战火②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 ③粉碎顽固派的挑战 ④坚持重用汉官、改行汉法 | |
[ ]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
辽的版图大约相当于今东北、蒙古、河北及山西北部一带。辽境内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有两类:一类是“耕稼以食,城郭为家“的汉族和原渤海国人;一类是“渔猎以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和其他北方民族。辽的中央官制有南面、北面之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主管蕃事的北面官治契丹公帐、部族、属国之政,办事衙门设在皇帝牙帐之北;主管汉事的南面官治汉人州县军马租赋之事,办事衙门设在皇帝牙帐之南。这就是《辽史百官志》所说:“蕃不治汉,汉不治蕃,蕃汉不同治。”辽所统治的版图,从经济形态上分,大体是三个区域:游牧区、游牧农耕混合区、农耕区,辽的统治者采取以游牧民族为主与农耕民族为辅的二元化体系,上述政治制度二元化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 |
——樊树志《国史概要》 | |
(1)有学者称,辽朝契丹国显示出独特的国家风貌,请根据材料指出其独特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的原因和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