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札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
题目
题型: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札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 套宁(夸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令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史·世宗纪》
材料三 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衡《鲁斋遗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人,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札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主要考察你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历史事实告诉我们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④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
A、张骞“凿空”
B、卫青远征
C、昭君出塞
D、甘英出使
题型:北京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司马迁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为“凿空”,主要是由于[     ]
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
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
C.了解到西域的历史地理与风俗人情
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19年之后才得以还乡。这表明当时[     ]
A.汉武帝北击匈奴成功
B.匈奴与西汉处于敌对状态
C.西汉与匈奴和亲未果
D.匈奴与西汉关系和好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匈奴列传》:“元鼎(汉武帝年号)四年,汉度河(度河:指今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南北走向的黄河段)自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史记·平准书》:“元鼎六年,数万人度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侯仁之教授在鸟兰布沙漠北部黄河西岸,发现了三座汉代古城遗址:三封、窳浑、临戎(均属朔方郡)和分布甚广的汉墓群,推定这里是汉代的一个农垦区,当时的渠道已被流沙淹没。——据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活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西汉时期黄河上游自然环境的变化,收集一手史料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