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辰、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责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
⑴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4分)
⑵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6分)
⑶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6分)
⑷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反映了明清时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4分)
解析
(1)本问的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即可。注意区别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职责。
(2)“尽夺藩镇之权”针对的是地方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的统治而言,依据所学知识答出北宋时期“收兵、财”的措施即可;作者的观点依据材料中“州郡遂日就困弱……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进行分析即可。
(3)解答本问时需弄清唐朝时中书省及元朝时中书省在中央权力机构中所处的地位、各自的职权范围。元朝设立一省制的原因可结合元朝的时代背景作答。
(4)利用材料中反映信息,如“承旨、出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整理答案即可。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东华录》(清)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权利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英)
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1689年)(英)
请回答:(12分)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4)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1分)
材料一 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材料二 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借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回答:
(1)材料一、二中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各是怎样?有无本质的区别?为什么?(6分)
(2)材料三认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对此你怎样认识?(6分)
(3)谈谈你对材料四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2分)
材料一 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注:宴请百姓)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摘自《梦溪笔谈》
材料二 “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 (注:不祥之气);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注:发仓救济);五曰减 ;六曰出贷;七曰蠲赋(注:免除赋税);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土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摘自《大清会典》
材料三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不得摘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清代救灾的特点。(2分)
(3)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救灾的影响。(4分)
(4)从我国古代的救灾措施中你得到那些启示?(2分)
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
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4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2分)
(3)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试以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史实为例扼要加以阐述。(6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两种都答按第一种给分)
图三 图四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1分)图中的齐、鲁等国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同时,齐、鲁等国的国君们应当履行哪些义务?(3分)
(2)图二、图三、图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行政区划制度?(6分)
(3)中国古代行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2分)
最新试题
- 1在俄罗斯索契召开的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选手 在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决赛中为中国速度滑冰摘取
- 2已知M(a,2)与N(3,6)关于y轴对称,则a=( ),b=( ).
- 3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好选用下列的试剂中的A.氢氧化钡溶液B.氨水C.氢氧化钠溶液
- 4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中学历史小组的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请认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A、中美
- 5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
- 6(3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
- 7了解人们喜欢某种动物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人,数据统计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其中喜欢狗的人数为( )。
- 8现有下列物质:①盐酸,②干冰,③厕所清洁剂,④厨房清洁剂,⑤生石灰,⑥酸牛奶.分别把它们加入水中,测其溶液的pH值,其中
- 9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安装半径为R的半圆竖直挡板,质量为2m的b球静止在挡板中央;质量m的小球从斜面上高为R/2处静止释放
- 10张良画了四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独立情况的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埃
热门考点
- 1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图中的接法来测灯泡的电流 (1)该图测得的是B灯的电流,其中电流表的连接有什么错误
- 2中国多次主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这说明 [ ]A.我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B.
- 3图中的两幅图比较,正确的是:A.中国地图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广B.中国地图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广C.北京市地图比例尺大,
- 4铜. 铁. 铝在相同的锈蚀环境中,锈蚀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B. 锈蚀产物是否致密
- 5地球上没有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是 [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南、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 6根据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玉米属于A.家畜B.作物C.宠物D.家禽
- 7默写①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③纸上
- 8如图,抛物线y=(x+1)2+k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k的值;(2)抛
- 9读该图,回答问题。小题1:在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小题2:下面对图中四个点的位置说明不
- 10The play next month aims mainly to reflect the 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