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人说:“功名成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人说:“功名成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这一时代特征,万钢“畏法度者快活”之言反映了君主专制下人民绝对服从的现象,而这正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颁布《大明律》等一系列措施的政策宗旨,故B项在本质上揭示了明太祖赞赏万钢的原因。A、C、D项解释过于肤浅,没有结合时代背景挖掘“畏法度”的含义。
点评:对明代政治制度的考查,高考集中在君主专制的强化(如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设置),主要以史籍材料、观点、概念等为切入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核心考点
试题【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人说:“功名成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      )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B.内阁地位曾有所提高
C.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回答军机处有何特点?该机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