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答案
  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归纳,以及结合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中“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可以提炼出商鞅的重农主张,再结合课本相关变法作用的知识进行评述。由材料二中“民贫,则奸邪生……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可以提炼得出晁错的主张,再结合课本知识评述结果。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对汉朝察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选官制度
B.内容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
C.察举是两汉选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D.西汉选举的主要依据是门第族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武则天不得人心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历史潮流
C.武则天政敌对她进行人身攻击D.庶族地主与土族地主的斗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宋科举制创设糊名法,主要是为了
A.防止考官舞弊B.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
C.扩大录取名额D.限制以“恩荫”受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这段文字反映出北宋控制地方的基本思路是
A.派文臣取代武将
B.裁撤节度使
C.分化地方权力
D.控制地方财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