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唐朝门下省 | B.宋朝中书门下 |
C.元朝中书省 | D.明朝内阁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的中国古代机构是( )A.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二 国初,总户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五十三,至开宝末,增至二百五十万八千六十五户。太宗拓定南北,户三百五十七万四千二百五十七。此后递增,至徽庙有一千八百七十八万之多。噫,可谓盛矣!及乘舆南渡,江淮以北悉入虏庭。今上主户亦至一千一百七十万五千六百有奇,生息之繁,视宣和以前仅减七百万耳。
——转引自郦家驹《两宋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三 北宋《东京梦华录》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南宋《梦粱录》载:“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陆游在《杂赋》中提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四 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2 000~3 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2007年12月22日《广州日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 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简析这一现象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3分)
(3)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分)
(4)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至少2例。2分)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A.世袭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A.有助于推进社会公平 | B.造成不切实际的学风 |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D.服务封建统治的本质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
最新试题
- 1One day, news came ____ Britain’s old king had died without
- 2合并同类项:2xy2-3xy2=______.
- 3泛吴松江 [宋]王禹偁苇篷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1、诗中___________一词
- 4关于动物呼吸器官的说法,除哪一项外其余都是正确的( )A.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B.鳃是绝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 5根据下列地区的特征,用直线将地区与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活动连接起来.A、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 6胰岛素作用的膜受体与酶是同一蛋白质分子,本身具有酶活性,称受体酪氨酸激酶。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受体酪氨酸激酶,则可能导
- 7一根弹簧原长10cm,挂上2N的钩码时,弹簧伸长1cm.当这根弹簧挂上6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在弹性限度内)
- 8We can play with the yo-yo. It"s ________. [ ]A. good
- 9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小题1: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瑟吹笙。(曹操《短歌
- 10已知x=1是方程ax+4x=2的解,那么a的值是 ( )A.-6B.6C.2D.-2
热门考点
- 1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 cm、12 cm,当第三条线段长为________时,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 2某中学生的质量为45kg,已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我想你一定能够估算出这个中学生的体积为多大?
- 3【题文】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在近日点时,我国正值冬
- 4已知命题R,;命题若恒成立,则 那么( )A.是假命题B.“”是真命题C.“”为真命题D.“”为真命题
- 5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How much pocket money do you get from your
- 6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6分)材料1:2009年2月21日,成兰铁路在松潘举行开工典礼,建设工期6年。成兰
- 7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A.青藏高原B.巴西高原C.东非高原D.内蒙古高原
- 8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示地区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 9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
- 10阅读理解首先请阅读下列汽车广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