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之。为此,则...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大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征收赋税B.监察官吏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可以说明,御史台职责是监察官吏。因此选B。
点评:材料型选择题就是以文献、图表等材料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试题选材广泛,设置新情景、新问题,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类型分有:文字型材料和图表型材料。从材料在试题中的位置来划分有:一是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景,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二是以材料作为备选项,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核心考点
试题【《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之。为此,则】;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B.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D.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和隋唐科举制的实行(    )
①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③有利于儒家的显贵           ④阻断了官僚子弟入仕的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