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
A.汉代周亚夫B.唐朝李德裕
C.宋朝王安石D.清朝曾国藩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关键信息: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根据所学,最符合的是唐朝的藩镇制度。
核心考点
试题【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比之隋朝和唐朝的统治者,宋朝统治者接受更多的后备人员进入官僚体制,并为那些适合在政府的某个职位上工作的人提供丰厚的薪金。他们甚至安置文职官员来监管军队。”这种做法    
A.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D.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官僚制度。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替代,宗法和礼乐则采取更高的形式融入政治领域之中,成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也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公布实行,并不断地完善起来。
——摘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日本发表了《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唐代和宋代在历史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依据这些差异(或变化),内藤湖南总结说:“总而言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由此他提出了“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唐宋历史观”。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州畀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摘自钱穆《理学与艺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内藤湖南和钱穆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认识。(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Elman)说:“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约120-200字。)(2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是                          (  )
A.以孝廉作为唯一依据B.中央政府直接选拔
C.以推荐作为主要途径D.荐举与考试相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