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表明秦始皇登山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炫耀文治武功
C.宣示皇权至上D.祈求国泰民安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功盖五帝”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这块石刻旨在表明皇帝的至高无上。而秦始皇登泰山也是向天下表明皇权至上。故C是正确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图是秦朝琅琊石刻拓本。记录了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琊山(今胶南县)。内容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必做题(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材料二:“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材料三: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了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8分)
(2)试分析“拆卸”时期的国内背景。材料二中旧体制“已拆卸”和“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分别指什么?(6分)
(3)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并以英国自身情况为例试分析这种方式对英国的积极影响。(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齐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顺 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秦王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柳宗元的《封建论》曾提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下列对于秦郡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B.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
D.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读图一至图四,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分)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分)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