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自汉以来,历经各朝有所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宋代至明代的浦江郑家,史载:“自建炎初...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自汉以来,历经各朝有所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宋代至明代的浦江郑家,史载:“自建炎初殆今,已历十世,逾二百五十春秋矣。大小家人三千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 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郑家以“义居”闻名于世,曾颁布了家法《郑氏规范》,其规定了:
(1)建祠堂一所,以供奉先祖神位,家族有重大事务必到祠堂禀告祖先;
(2)选择一人(家长)监视家族事务,“家庭凛如公府,子弟小有过,颁白者犹鞭之”;
(3)家中产业券契,都要印上“义门公堂产业子孙永守”等字样,还需编字号。家长会集家众将其封藏,不得擅自开启。族人不论长幼,有敢言抵押出卖的,以不孝论处;
(4)家族膳食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每旦,击钟二十四声”;所有妇女劳作应当集中在一处,织布纺纱;生活用度,均由家中统一购置,统一发放;
(5)子侄称呼伯、叔则在排行之后再加上伯父、叔父,小辈和年幼者不得顶撞长辈。在家则孝悌为先,处事要仁爱宽恕;
(6)同族之人,本来就是一脉所生的血缘兄弟……郑氏子弟应当对他们尽心保护,不要让他们因贫病而失去存身之地,切不可恃势欺压他们,以辱没上祖。
——摘自于《郑氏规范》
材料二  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促使家族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群体性质的血缘关系日趋松懈,主张废除祖先祭祀者越来越多;家庭规模呈逐渐缩小之势。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同住)占绝大多数,主干家庭(父母与已婚子女同住)次之,联合家庭(已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很少;辈分等级秩序逐步被平等性、法制性所替代;同时,家庭的权力模式“正从父系家长制转变为民主平等制”,分工模式“正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转变为无差异分工模式”,“夫妻共同决定”家庭权力和管理家庭日常事务的越来越多。父母在家庭中也不再有绝对的权威,子女在婚姻、教育、职业、交友等活动上具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族居方式的地缘关系大为削弱,族员的流动性、杂居性与聚居性交相并存。
——李永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族文化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3分)
答案

(1)①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甚至是包括宗族几代人的累世同居;③以理学(或儒家人伦)规范族人行为,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等级森严;④强调慎终追远,通过祭祀共同祖先,来增强家族或家庭凝聚力;⑤族人之间关系强调长幼有序、尊长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⑥大家庭内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耕女织;⑦古代家庭建立在小农生产力和自然经济基础上,家族内实行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庭全体成员共有,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⑧把族人的生产、生活与社会救济相结合;⑨大家族犹如小社会,实行家法治理,具有地方组织功能;⑩政府以宗法制度作为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以家庭秩序和稳定作为国家秩序和稳定的基石,往往鼓励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发展。(答出6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12分)
(2)主要变化:① 随着资本主义入侵和工业文明与西学的冲击,近代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剧变;②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核心家庭成为家庭发展的主要趋势;③传统的封建家长制、等级制家庭逐渐被近现代民主、平等、自由的家庭伦理所取代;④家法治理观念淡化,国家法律制度的权威和法治观念不断强化;⑤家庭分工性别差异缩小,提倡男女平等;⑥家庭作为生产组织单位的职能逐渐萎缩,主要作为社会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基本单位和细胞而存在;⑦宗族观念逐渐淡薄,族居方式的地缘关系大为削弱,族员的流动性、杂居性增强。(答出4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者酌情给分,满分8分)
启示:家庭制度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家庭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未来家庭制度的发展要剔除等级森严、性别压迫的落后观念,发扬尊长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守法、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家庭制度良性发展。(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解读及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自汉以来,历经各朝有所发展”的出历史悠久,“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同族之人,本来就是一脉所生的血缘兄弟”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累世同居,“子侄称呼伯、叔则在排行之后再加上伯父、叔父,小辈和年幼者不得顶撞长辈。在家则孝悌为先,处事要仁爱宽恕”反映了等级森严以及强调长幼有序、尊长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建祠堂一所,以供奉先祖神位”强调了通过祭祀共同祖先,来增强家族或家庭凝聚力,“家族膳食由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所有妇女劳作应当集中在一处,织布纺纱”体现了大家庭内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男耕女织,以及古代家庭的小农经济等。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准确分析以及对历史现象认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的变化需要在分析两则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二可知近代以来中国家庭“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出现了民主、平等、自由的家庭观念,宗族观念、家法理念的淡化,法律的强化,还有倡导男女平等等;第二小问可以从家庭观念的变化与社会制度变化关系的角度分析,以及国家政策与社会舆论的影响等。
核心考点
试题【(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累世同居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家庭形式,自汉以来,历经各朝有所发展。其中比较著名的要数宋代至明代的浦江郑家,史载:“自建炎初】;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史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 料
解 读
A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
B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西安乃古之长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在此兴文立武,制礼作乐,其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西周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典章制度”应该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的堂屋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