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C装置的U形管里收集到少量固态物...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
【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C装置的U形管里收集到少量固态物质,D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E装置中溶液橙色变浅。
(1)A装置有三个作用:混合二氧化硫和氧气、调节二氧化硫和氧气的通入速率、__________。
(2)将SO2和O2按2:1的体积比通入上述装置中,充分反应后C装置U形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3)D装置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E装置里溶液橙色变浅,说明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装置F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5)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存在限度(即可逆反应)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干燥二氧化硫和氧气
(2)SO3
(3)验证反应后气体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已完全被吸收
(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F装置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有氧气生成
(5)二氧化硫和氧气按体积比2:1通入反应装置,反应后除生成三氧化硫外,还有反应物二氧化硫和氧气
核心考点
试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查阅资料】 【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C装置的U形管里收集到少量固态物】;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组成与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蓝色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色沉淀析出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其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
(1)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的实验”可利用下图中的甲(玻璃缸中盛有NaOH溶液)、乙(玻璃缸中盛有清水)两个装置,将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以后分别取下甲、乙装置中的叶片,分别在酒精中热水浴脱水,用水漂洗后分别加碘,发现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而乙装置中的叶片却变蓝。
(1)加碘后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说明其叶片没有生成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甲装置里的CO2
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碘后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则细胞中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无处不在,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将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2)铁、铜和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和CuCl2
(3)足量的铁粉和铜粉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分别生成FeSO4和CuSO4
(4)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5)把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上无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6)把铁片和铜片置于有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有气泡产生,而铜片上无气泡产生。
以上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有 [     ]
A.两种方案
B.三种方案
C.四种方案
D.五种方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除了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1)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人有水的小烧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
(2)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有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①,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①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该反应放热。
(3)丙方案: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说明反应放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I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苯和液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3~5 min后发现滴有AgNO3溶液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由此可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上方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做实验时,乙同学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中逸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该同学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4)乙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③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两条即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