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 > (12分)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①.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作用是                       。
②. 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之间(填两个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4)丙同学将4.48L氯气(标准状况下测定)通入到足量的石灰乳中,理论上可制得氧化产物质量
            g。
答案
(1)4HCl(浓)十Mn02 MnCl2+C12↑+2H2O;(2分)
(2)① 无水硫酸铜(1分);证明有水蒸气产生(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1分)③吸收氯气;(1分) ④Ag++Cl=AgCl↓(2分);
(3)F G;(1分) 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1分) 。  ⑷ 14.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十Mn02 MnCl2+C12↑+2H2O;
(2)①由于制备氯气的过程中,会挥发出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因此装置B、C应为除去这两种杂质气体的除杂装置。故装置B中的试剂为无水硫酸铜,所起的作用为证明水蒸气的存在。
②装置D和E的区别在于布条是否干燥,而在湿润的布条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因此这两个装置说明了“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3)该装置应加在F和G之间,且装置内应装有湿润的淀粉KI试纸。
(4)标准状态下,4.48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制得的氧化产物为Ca(Cl0)2

2mol     143g
0.2mol    x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质,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题时,应充分考虑整个实验中每一个装置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对于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都是一致的,为“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性质检验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主要考察你对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3分)实验室配制500mL 0.5mol/L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器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会______;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会______;定容时俯视会______;若洗涤容量瓶后,有少量的水分残留在容量瓶中,会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每空2分)
漂白粉可以和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某课外兴趣小组试图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纯净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U型管可以用内盛装__________的洗气瓶代替
(3)在制取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实验目的进行之后,干燥有色布条是否褪色(    )(填是或否)。
(5)该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并没有收集到液体,你认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在第①步和第⑤步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用盐酸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 /L的NaCl溶液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配制步骤
(1)计算:根据n=c·V,m=n·M ,则m(NaCl)=__________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NaCl固体__________g。
(3)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
(4)移液: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容量瓶颈刻度线1 cm~2 cm时,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②溶解的NaCl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未洗涤烧杯:              
③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同学用18 mol/L的浓硫酸配制200mL 0.9mol/L的稀硫酸,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浓硫酸      mL(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配制该稀硫酸时使用的仪器除量筒、烧杯、200mL容量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等。
(3)容量瓶是一种颈部细长的梨形瓶,由于其颈部细长,所以在向容量瓶中移入液体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有人建议将容量瓶的瓶颈改粗,对该建议的正确评价是(   )
A.可以按此建议改进,便于使用容量瓶
B.不能按此建议改进,因为会降低容量瓶的精确度
C.如果加粗瓶颈,可将原来刻在容量瓶瓶颈上的刻度线改刻在容量瓶的瓶身上
D.不必加粗瓶颈,因为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液体倒出瓶外,不会对溶液的浓度产生太大影响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因素对所配制的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若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则所得溶液浓度    0.9 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    0.9 mol·L-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