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
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
C.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淀粉胶体 |
D.用双氧水和硫氰化钾溶液可检验溶液中亚铁离子的存在 |
答案
B、氨水和金属银不反应,应用硝酸溶液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故B错误;
C、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应用半透膜分离,故C错误;
D、双氧水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能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用过滤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淀粉胶体D.用双氧水和硫氰化钾溶】;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②先从D的分液漏斗中连续滴下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的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时.再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碳酸氢钠).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为止.
③过滤烧杯内所得的混合物,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
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搅拌后过滤,滤出物可用作化肥.
⑤滤液再注入烧杯C中,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制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A中常选用的固体为______;B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原因是______.
(5)步骤④是在较高温度(如60℃)下还是在较低温度下(如0℃~10℃)下进行合适?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
A.过滤时,液面超过滤纸的边缘 |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A.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D.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②和④ | D.②和③ |
A.附着于试管内壁的苯酚,可用碱液洗涤 B.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C.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D.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烧碱溶液洗涤
F.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产生沉淀
(2)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试回答:
①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_(填“强”或“弱”).
②请自选试剂,设计不同的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