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苯的结构 >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K2、K3止水夹;
④待烧瓶C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D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关闭K2,打开K3,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魔方格

试回答:
(1)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前应对A、B、C三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则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的操作为______.
答案
(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所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所以凯库勒观点错误,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C中产生“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中产生“喷泉”现象;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和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以防干扰检验H+和Br-
故答案为: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故答案为:C6H6+Br2
Fe


C6H5Br+HBr;
(4)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所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的操作为先关闭K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先关闭K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核心考点
试题【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主要考察你对苯的结构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
①苯 ②硝基苯 ③溴苯④四氯化碳⑤溴乙烷    ⑥乙酸乙酯.
A.①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①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④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⑤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推测长直导管b的作用:一是______,二是______的作用.
(3)请你分析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为什么?______
(4)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可能是因为______的缘故.简述获得纯净的溴苯应进行的实验步骤: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分液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D.加入FeCl3溶液后,过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反应的是(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
C.纯溴D.氯化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