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CH4+2O2
| ||
B.CH2=CH2+H2
| ||
C. +Br2
-Br+HBr | ||
D. +3H2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2O2点燃CO2+2H2OB.CH2=CH2+H2催化剂CH3-CH3C.+Br2FeBr3-Br+HBrD.+】;主要考察你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是烯烃R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的结构简式有( )
A.三种 | B.四种 | C.五种 | D.六种 |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汽油、煤油、石蜡油等成份的方法是_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B+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有机反应中,条件不同往往反应产物也不同.题中B转化为C时,B发生了氧化反应,请写出已学过的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B+C转化为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D,请在图所示方框中补充画出有关仪器,并标明所盛药品的名称.
(5)丁烷和戊烷等烷烃是石蜡油获得A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①请写出丁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②戊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则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A.CH3CH2CH2CH3 | B.CH3CH(CH3)2 |
C.CH3C(CH3)3 | D.(CH3)2CHCH2CH3 |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 ||||
B.CH2=CH2+H2O
| ||||
C.CH3COOH+CH3CH2OH
| ||||
D.2CH3CH2OH+O2→2CH3CHO+2H2O(加成反应) |
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反应;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的反应 |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最新试题
- 1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
- 2当x( )时,的值不小于与1的差。
- 3已知函数f(x)=23sinx3cosx3-2sin2x3.(Ⅰ)若x∈[0,π],求函数f(x)的值域;(Ⅱ)在△AB
- 4A袋中有1张10元和1张5元的钱币,B袋中有2张10元和1张5元的钱币,从A袋中任取一张钱币与B袋任取一张钱币互换,这样
- 5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大约是 ______,读作 ______.
- 6我们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计划时不应该[ ]A.随机抽取B.样品要少于30粒C.要选择和设计
- 7为了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 ]A、依法治国的方略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8某校同学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蝴蝶形图案(阴影区域)”,其中、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两条弦,且其焦点,,点为轴上一点,记,其中为
- 9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2)_____
热门考点
- 1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记作-155m,南京紫金山顶峰高于海平面448m,记作( )m。
- 2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树立了共产党员的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可能会改变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保持
- 4---Good evening. I _______ to see Miss Mary. ---Oh, good ev
- 5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取用试剂后将滴
- 6下列各组操作,用物理方法能够达到目的是( )A.分离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少量铜粉C.检验氢气中是否
- 7已知:H2(g)+1/2O2(g)=H2O(1) △H=-285.8kJ·mol-1 CH4(g)+2O2(g)=CO2
- 8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中,其函数y与自变量x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01234…y…41014…
- 9有学者认为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工育蚕技术。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甲骨文中出现象形字“丝”和“蚕”B.《诗经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