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认识晶体 > 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是(   )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C.B4C是一种原子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是(   )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D.该分子是有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这说明该晶体具备耐高温、硬度大,所以应该是原子晶体,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晶体类型的熟悉了解到,以及灵活运用晶体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考点
试题【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是(   )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C.B4C是一种原子晶】;主要考察你对认识晶体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9分)㈠如图是钾、氧两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晶体中氧的化合价可看作是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
 
⑴该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填选项字母,下同)
A.NaCl   B.CsCl   C.干冰   D.SiO2
⑵钾、氧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K2O   B.K2O2   C.K2O3   D.KO2
⑶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C.每个 O2周围最近且等距离的K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
D.晶体中,0价氧原子与-2价氧原子的数目比为3: 1
㈡如右图所示,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C、D为电解池,其电极材料见右图:

⑴关闭K1,打开K2,通电后,B的KMnO4紫红色液滴向c端移动,则电源b端为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d端的电极反应式是                   
⑵已知C装置中溶液为Cu(NO3)2和Y(NO3)3,且均为0.1mol,打开K1,关闭K2,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析出固体质量m(g)与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Cu2+、Y3+、H+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装置中溶液是H2SO4,则电极C端的实验现象是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价Co的配合物CoCl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 mol该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1 mol AgCl沉淀,用配合物形式写出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2)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MnO2和Fe3O4及Cr2O3中,磁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如下左图),每个碳原子通过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
                  
(4)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配离子结构如上右图。
①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1molCN键数目为           
②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D.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SiO2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60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60 g 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i—O键
C.晶体中与同一硅原子相连的4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4个顶点
D.SiO2晶体中含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NaCl和HClC.CCl4和KClD.NH3和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