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无机综合与推断 >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aOH、②Al2(SO4)3、③NaAlO2、④AgNO3、⑤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aOH、②Al2(SO43、③NaAlO2、④AgNO3、⑤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该溶液中加稀硝酸到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原固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aOH、②Al2(SO4)3、③NaAlO2、④AgNO3、⑤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主要考察你对无机综合与推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肯定含有③B.肯定存在①、④、⑤
C.可能存在①和②D.可能存在②和③
如图,A到L为常见物质或该物质的水溶液,B在A气体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B、G为中学化学中常见金属单质,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组成J的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F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魔方格
回答下列问题:
(1)K名称为______,所含的化学键有______.
(2)①D的水溶液呈棕黄色,则D的水溶液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少量B与C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①若将F通入一定量K的水溶液中,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满足的下列关系式为______(填代号).
A.c(Na+)+c(H+)=c(OH-)+c(HSO3-)+2c(SO32-
B.2c(Na+)=3c(H2SO3)+3c(HSO3-)+3c(SO32-
C.c(Na+)>c(HSO3-)>c(SO32-)>c(H2SO3
D.c(OH-)>c(H+
②若将标准状况下2.24L的F通入150mL1mol•L-1的K溶液中.则所得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关系满足的上述关系式为______(填代号).
A、E为1-18号元素中的某单质,B、C为其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
E


B
E


C
若C溶于水且能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写化学式).
第一种情况:A______.B______.C______.
第二种情况:A______.B______.C______.
第三种情况:A______.B______.C_____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在下图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中:甲、乙、丙为三种金属单质;A、C、D常温下为气体,其中C呈黄绿色;G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B溶液焰色反应显黄色.(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未全部标出)

魔方格

填写下列空格:
(1)已知甲原子的质量数为23,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
(2)F的化学式______.
(3)乙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4)写出B与乙反应生成A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5)写出上述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总数______.
A、B、C、D、E是常见化合物或单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略去条件和副产品).

魔方格

(1)若A为Na,B为NaOH,C为Na2CO3,请写出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B为Al2O3,C为钠盐,试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A为气态单质,B为漂白粉的主要成份之一,C具有漂白性.试写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画出组成单质A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4)若A、B、C均为钠盐的水溶液,B转化为C是海水中提取溴的原理,请写出B转化为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若B、D为质子数小于18的元素原子形成的单质,且D所含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B的2倍,A转化为B,B转化为C两个反应均属置换反应,D为金属,B和C为非金属,请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如图转化关系中A-H为中学常见化合物,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中甲、丁常温为气体.已知单质乙、化合物A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乙经过连续与甲反应后,再与水化合,是工业上制H的反应过程.B、F两种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略去)

魔方格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______,甲与F______
(2)工业制H时,甲与F反应发生在______(设备名称)
(3)写出丙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常温时H的浓溶液与丙物质并不能看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