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C.盐酸具有挥发性 | 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盐酸具有挥发性D.气体的溶解度的随温度升】;主要考察你对硫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试管b中的现象是 ,
通过试管a、b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不能全面体现SO2的性质,他打算增加试管进行其它实验。以下为增加的试管中盛放的试剂:A. 澄清石灰水 B. KMnO4(aq) C. 氢硫酸
请你帮助乙同学作出选择,在横线上先写出字母,再用文字简单说明实验的目的。
(4)丙同学评价甲同学的实验装置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是
,不足之处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
(5)若把上述装置中大试管的浓硫酸换成稀硝酸,试管a和b作如下改变(其中a装满水,b空置),则在大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管a的作用是 。
A.SO2使品红溶液和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B.BaSO4不溶于水和酸,在医学上可用作钡餐 |
C.洒落在地上的汞可在其表面撒硫磺除去 |
D.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
B.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容易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锌等金属钝化 |
A.能使品红褪色。 |
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
D.通入稀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硝酸。 |
A.相同质量的O2和O3原子个数比为2:3 |
B.O2和O3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C.在相同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和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
D.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
最新试题
-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
- 2设cosα=,α∈(0,π),则α的值可表示为[ ]A、arccosB、-arccosC、π-arccosD、π
- 3若方程3x4n-3+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
- 4如果limn→∞an存在,且limn→∞an-3an+2=49,则limn→∞an=______.
- 5一电炉的功率P=200w,将质量m=240g的固体样品放在炉内,通电后的电炉内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设全部电能转化为热能并
- 6(15分)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ag含CaC2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bL。现欲在
- 7Are you busy __ your homework? [ ]A. do B. to do C.
- 8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
- 9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说明(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B.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也就认识了
- 10七年级(2)班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红歌比赛。在如何参赛的问题上,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唱歌好的同学负责教唱;会弹琴的同学进
热门考点
-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A.自然条件差异B.政治地图变化C.发展水平差异D.社会制度不同
- 2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
- 3—_____ your brother often watch TV at home? —No, he _____.[
- 4下列有关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②他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审判员
- 5魔术是杂技的一种,是指表演者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变化莫测。对其认识
- 6上海新民晚报2011年7月24日以“可爱的“小番茄”为题,记述了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志愿者的故事,以下是摘录的部分内容,请
- 7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求助于政府。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A.开通热线电话,并规定受理时间和范
- 8红军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主要是指 [ ]A.国民党不再剿红军 B.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C.革命成功了 D
- 9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依据是:______,中国属于______国家.
- 10如下图,已知线段AD=8cm,线段BC=4cm,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B=CD,求EF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