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钠在氯气中燃烧 | B.铜在氯气中燃烧 |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D.铁在氯气中燃烧 |
答案
B、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铜,观察到棕黄色的烟,故B不选;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气体HCl,在集气瓶口观察到白雾,故C不选;
D、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氯化铁,观察到红棕色烟,故D选;
故选D.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A.变红 | B.先变红后变白 |
C.变白 | D.不变 |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消石灰的化学式是______.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此实验结果所得Ca(ClO)2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
(4)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2010年3月29日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周边村镇27人中毒死亡.如果某市以“液氯泄漏”作为应急预警演习的项目,演习时下列处理措施不合理的是(请填写序号 )______.
①人员就近向地下商场或地铁转移
②及时用毛巾包裹活性炭捂住口鼻
③及时戴上用烧碱溶液湿润过的口罩
④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新开挖的坑塘中,并加入熟石灰.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
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 |
B.除去与水反应的两个反应,图示其余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 |
D.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O)2 |
①AgNO3 ②FeCl2 ③Na2CO3 ④KI ⑤NaOH ⑥AlCl3 ⑦FeCl3.
A.①⑤ | B.⑥⑦ | C.②③ | D.④⑤ |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则物体由tl到t2运动的过程中( )A.合外力不断增大B.加速度不断减
- 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句中“抽搭了一下”改为
- 3(12分)分解因式:小题1:(1) 小题2:(2) 小题3:(3)
- 4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形成尿浓的器官。[ ]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 6下列各数中:3.14,0,227,π2,0.16,-327,0.4,3-9,3.1414414441…(每两个1之间依次
- 7玉米胚芽油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健康食用油。发育成玉米胚芽的结构是A.受精卵B.受精极核C.子房D
- 8计算:(1)|-1|-2+(π-3)0-2-2;(2)[(x-y)2-(x-y)2]÷(-2xy)
- 9我国有句古话:“画饼不能充饥”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 10手牵着手,心连着心.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灾害,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某校团支部发出为灾区捐款的倡
热门考点
- 1已知函数f(x)=cos(2x+π2 )(x∈R),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B.函数f(
- 2直线x=-2+ty=1-t(t为参数)被圆(x-3)2+(y+1)2=25所截得的弦长为.
- 3物体A、B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t2
- 4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
-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gH2O中含氧原子个数为B.NA个CO2分子和NA个CO分子质量之
- 6已知,且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等于A.或3B.C.或2D.
- 7--Have you _____ the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Yes, I have.
- 8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采用
- 9压力指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______,只有当物体在______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 10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同位素______,同系物______,同分异构体______,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