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
B.工业上金属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
C.食盐、Br2、Mg(OH)2都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
D.氯气、漂白粉、明矾都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
答案
解析
A.生产水泥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生产玻璃用到石灰石、碳酸钠和二氧化硅;
B.工业上金属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的;
D.明矾可以净水,但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有关化工生产和物质的性质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B.工业上金属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食盐、】;主要考察你对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CO2 | B.SiO2 | C.SO3 | D.Fe2O3 |
A.SO2 | B.Ca(ClO)2 | C.NaClO | D.H2SO4(浓) |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
滴入AgNO3溶液 | | |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 | |
滴入红墨水 | | |
Cl2 + H2O HCl + HClO K=4.5×10-4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它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请回答: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我国科学家研发了用氯气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固体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 。
(4)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
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 | B.饱和Na2SO3溶液 |
C.饱和NaOH溶液 | D.浓硫酸 |
A.得电子能力 F2>Cl2>Br2>I2 | B.还原能力 F-<Cl-<Br-<I- |
C.稳定性 HF>HCl>HBr>HI | D.酸性 HF>HCl>HBr>HI |
最新试题
- 1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不仅强调“君权神授”,而且还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这部成文法典应产生于
- 220世纪初,我国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
- 3化简:12x-6+39-x2.
- 4【题文】函数的值域是A.B.C.D.
- 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这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密切相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时期概
- 6的立方根为[ ]A.1 B.-1 C. 1或-1 D.没有
- 7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一支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各种尺码的统计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双运动鞋尺码的众数和中位
- 8近代中国有人评论:“或疑公趋重官营事业,亦进夺民利。不知公主旨在夺外人之力,以塞漏厄而裕民生。”文中“公”“裕民生”的主
- 9Only after you finish your homework ______TV.A.you are allow
- 10You"ve failed to do what you _____ to and I"m afraid the tea
热门考点
- 1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
- 2如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 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 C.蒸
-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如今只要随意翻开一本介绍超导理论的书,你都会发现某位科学家的名字,编著者无
- 5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承蒙读者__________,我一定会努力创作,用最好的作品回
- 6南美洲的主要人种是( )A.黄种人B.混血人种C.黑种人D.白种人
- 7(本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以原点为圆点,椭圆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
- 8解不等式2x-13≤3x-46,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 9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问题。(1)在A图中,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为主,水乡地区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是___
- 10庐山和青岛均为我国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洋流因素和纬度位置B.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