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氯及其化合物 >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

(1)在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如果在三只烧杯中分别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2)实验二中装置D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D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实验F通入氧气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充满集气瓶后,在E装置的水槽里滴加硝酸钡溶液,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用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O2
3NO2+H2O=2HNO3+NO   溶液都变红色
(2)①4NO2+O2+2H2O=4HNO3   ②1/a mol·L-1
(3) 2SO2+O2+2H2O=2H2SO4
(4)出现白色沉淀     Cl2+SO2+2H2O=2Cl+SO+4H     Ba2+SO=BaSO4
解析

试题分析:(1)N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A试管剩余气体的体积为试管体积的1/3,所以A中气体为NO2,NO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都显酸性,滴入石蕊试液变红。
(2)①由3NO2+H2O=2HNO3+NO和2NO+O2=2NO2,可推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
②设集气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的NO2也为VL,HNO3的浓度为:VL÷aL/mol÷VL=1/a mol·L-1
(3)O2氧化SO2,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2H2O=2H2SO4
(4)Cl2在H2O存在的条件下把SO2氧化,生成SO42‾,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试液现象为: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2Cl+SO+4HBa2+SO=BaSO4↓。
核心考点
试题【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主要考察你对氯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气体有颜色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CO2B.Cl2C.O2D.C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氰气:(CN)2,结构:N≡C-C≡N;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N)2分子中C—C键的键长小于F—F键的键长
B.氰化钠和氰化银均不溶于水
C.(CN)2不可以和不饱和烃起加成反应
D.(CN)2和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N、NaOCN和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室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来探究Cl2、漂白粉的制备及有关性质。
(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
H→                    ;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SO2与漂粉精的反应:
操作
现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A
ⅰ.液面上方出现雾状物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3)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4)该同学推测现象i的雾状物由盐酸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加以进一步验证: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雾状物,无变化;
b.搜集雾状物,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a的目的是                                  
(5)现象ⅱ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某些成份之间发生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这种可能性,方案为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检验褪色后溶液中是否有的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有左下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ClO2

(1)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B也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应该是        (选填“冰水浴”或“热水浴”)装置。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右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
           ;②           ;③洗涤;④干燥。
(4)NaClO2变质可分解为NaClO3和NaCl。取等质量变质前后的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Fe2+的物质的量相同,从电子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00 mL试样;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2 Na2S2O3 + I2 →Na2S4O6 + 2NaI)
(5)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                                                    。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 L(用步骤中的字母代数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