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
C.H2的转化率:乙>甲 |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g)+2B(g)2C(g)(正反应放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气体充入容器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容器内压强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达到平衡后容器内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平衡体系的体积缩小,则气体A的浓度____________,气体C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反应达平衡状态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则气体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
(4)若在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些气体A,则A的浓度_____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
D.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 |
A.11∶15 | B.小于11∶15 | C.5∶6 | D.大于5∶6 |
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 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
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
(1)通入1 mol N2和4 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
(2)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
①达到相同的平衡时,(1)与(2)放出的热量值__________ (填序号)。
A.一定相等 | B.前者一定小 |
C.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 D.不能确定 |
③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读地球绕日公转图回答:(1)图中字母所示日期:A B C
- 2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星期天的休闲时间来到威海国际海水浴场,他们赤着脚丫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很“烫”脚,而进入海
- 3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方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红高粱》不同于以往抗战题材的革命历史
- 4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
- 5比较下边这组句子,联系《老王》上下文,说说①句在表达上的好处。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的镶嵌在门框里。②我在
- 6已知1,q,4成等比数列,则q=( )A.52B.-2C.±2D.2
- 7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下列与万有引力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王星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
- 8已知全集U=R,集合A.B.C.D.
- 9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线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B.只要闭合金属线圈在磁场
- 10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热门考点
- 1为了聚焦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14
- 2歌曲《大中国》歌词:“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啊…”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指出长江与黄河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A.东海
- 3当手臂处于下列哪种状态时,肱二头肌收缩( )①屈肘状态 ②伸肘状态 ③直臂提重物状态 ④自然下垂状态.A.
- 4某种细胞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它的半径是0.000005m.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 5At Christmas, children _____ a lot of presents from their pa
- 6在25℃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的醋酸溶液至0.01 mol/L,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7He was seen ______ a letter in his bed room.A.writeB.to writ
- 8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9设m,n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面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
- 10—Now that you like the garden so much,why not buy it?—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