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50kJ | B.30kJ | C.80kJ | D.20kJ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2H2(g)+O2(g)=2H2O(l)+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2220.0KJ
实验测得H2、C3H8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C3H8的体积比是( )
A.1:3 | B.3:1 | C.1:4 | D.1:1 |
(2)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为△H1和△H2表示:
①2H2(g)+O2(g)= 2H2O(g)△H1 ,
②2H2(g)+O2(g)= 2H2O(l)△H2 , 则△H1和△H2的关系为
A.2H2(g)+ O 2(g) = 2H2O(1)H = —142.9kJ·molˉl |
B.2H2(g)+ O 2(g) = 2H2O(1)H = —571.6kJ·molˉl |
C.2H2+O2 = 2H2OH = —571.6lkJ·molˉl |
D.H2(g)+O 2(g) = H2O(1)H = +285.8kJ·molˉl |
(1)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 + 2O2(g)= 2NO2(g) △H =" +67.7" kJ/mol;
N2H4(g)+ O2(g)=N2(g)+2H2O(g) △H=-534 kJ/mol
则N2H4和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常温下0.1mol/L的某酸H2A的pH=4,则该酸为 酸(填“强”或“弱”),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3)一定温度下,两种酸:a、盐酸 b、醋酸:
①当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a b(填“>”、“<”或“=”,下同)。
②在pH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种酸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反应结束时生成H2的总体积:a b。
③将pH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值:a b
最新试题
- 1All of us were _____ to hear the _____ news. [ ]A. surpr
- 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首项和公差的值分别为A.1 ,3B.-3, 4C.1, 4D.1, 2
-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
- 4Supermarkets are trying out new computers that make shopping
- 5某产品分甲、乙、丙三级,其中乙、丙两级均属次品若生产中出现乙级品的概率为0.03,丙级品的概率为0.01,则对成品抽查一
- 6在严寒的冬天气温达-20℃,很深的湖中湖面上结有一层很厚的冰,冰的上表面的温度为-20℃,则冰的下表面的温度是( )A
- 7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______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 8书面表达寒假(winter vacation)即将到来,你打算去哪里度假?和谁一起去?什么时候去?怎样去?在那里呆多久,
- 9设,则的值为( )A.B.C.D.
- 10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
热门考点
- 1如图,PA与⊙O相切于A点,弦AB⊥OP,垂足为C,OP与⊙O相交于D点,已知OA=2,OP=4. (1)求∠POA的度
- 2短周期元素A、B、C,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中最大,B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的
- 3如图表示肺泡及其外面包围着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有利于( )A.气体在
- 4某质点从O点开始以初速度%作平抛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以抛出点O为原点建立图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质点离开O点开始计
- 5(2011?金华)“x与y的差”用代数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
- 6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自由贸易组织B.欧盟C.北约组织D.APEC
- 7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
- 8下面这张明信片是为铭记1839 年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而发行的[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火烧圆明园D
- 9下岗夫妻尹涛和晁凤芹一起在离开心爱的职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思索,硬是在竞争激烈的饮食行业中,创办了独具特色的“开口笑
- 10下图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B、三国鼎立形势图 C、西汉疆域图D、春秋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