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
B.氧化剂失电子数与还原剂得电子数之比为1:1 |
C.NaCl是氧化产物 |
D.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
答案
A.因氯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氢氧化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氢氧化钠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故B错误;
C.NaCl是还原产物,NaClO3是氧化产物,故C错误;
D.被氧化的氯原子和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D正确;
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对于反应3Cl2+6NaOH △ . 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氧化剂失电子数与还】;主要考察你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铁制菜刀生锈 |
B.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 |
C.铜制饰品上出现绿色斑点[Cu2(OH)2CO3] |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填序号)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⑨的浓溶液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1)确定A、B、C、D的化学式,A为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
(2)在上述①~⑧的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D→C(写离子方程式)______;
E→F(写化学方程式)______.
A.+7 | B.+4 | C.+5 | D.+1 |
最新试题
- 1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g,测得其中铜元素的质量为8.0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两种,下列说法正确
- 22008年5月3日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
- 3下列事例中,由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夏天双手捂住冰袋感觉凉爽B.用气筒给篮球充气,气筒会发热C.冬天两手相
- 4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氢气 B.硬铝 C.甲烷 D.石油 E.生石灰 F.食盐 G.干冰
- 5如图,在△ABC中,BC=4,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E,交AC于F,点P是⊙A上一点,且
- 6冬天天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感到暖和,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加的;用热水袋使身体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8Chiang Mai (清迈) has been one of tourist places fo
- 9一组几何体摆放如图(1)所示,则图(2)是___视图,图(3)是_____视图,图(4)是____视图。
- 10阅读文言文《咏雪》,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热门考点
- 1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此时B地为_______压,中心为_______
- 2历史中在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H轰击静止的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He。(
- 3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两球一定带同种
- 4设三位数n=.abc ,若以a、b、c为三条边的长可以构成一个等腰(含等边)三角形,则这样的三位数n有( )A.45个
- 5日前,教育部公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难题。面对难题,就业
- 6根据水的电解实验填空:(1)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2)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 7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
- 8一小灯泡的规格为“2.5V 0.2A”,要把它接在3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源上,为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给它 联一
- 9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牛顿C.伽利略D.焦耳
- 10钢铁发生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2Fe-4e- = 2Fe2+B.2Fe2++4e- = 2FeC.2H2O+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