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②2Fe3++Cu=2Fe2++Cu2+
③Fe+Cu2+=Fe2++Cu
上述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Cl2>Fe3+>Cu2+ | B.Fe3+>Cl2>Cu2+ |
C.Cu2+>Fe3+>Cl2 | D.Cl2>Cu2+>Fe3+ |
答案
综上可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Cl2>Fe3+>Cu2+>Fe2+;
故选A.
核心考点
试题【依据①2Fe2++Cl2=2Fe3++2Cl-②2Fe3++Cu=2Fe2++Cu2+③Fe+Cu2+=Fe2++Cu上述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主要考察你对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Cu+2FeCl3═2FeCl2+CuCl2
②2FeCl2+Cl2═2FeCl3
③MnO2+4HCl(浓)
| ||
判断以下各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MnO2、FeCl3、Cl2、CuCl2 | B.Cl2、FeCl3、MnO2、CuCl2 |
C.MnO2、Cl2、FeCl3、CuCl2 | D.CuCl2、FeCl3、Cl2、MnO2 |
①2A-+B2=2B-+A2
②2C-+A2=2A-+C2
③2B-+D2=2D-+B2
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D2>B2>A2>C2 |
B.2A-+D2═2D-+A2该反应能进行 |
C.还原性:C->A->B->D- |
D.2B-+C2═2C-+B2该反应能进行 |
A.SO2、I-、Fe2+、Cl- | B.Cl-、Fe2+、SO2、I- |
C.Fe2+、I-、Cl-、SO2 | D.I-、Fe2+、Cl-、SO2 |
1 |
2 |
A.1.1mol•L-1 | B.1.5mol•L-1 | C.1.2mol•L-1 | D.1.0mol•L-1 |
A.SO2>Cl2>Br2>S | B.Cl2>Br2>S>SO2 |
C.Br2>Cl2>S>SO2 | D.Cl2>Br2>SO2>S |
最新试题
- 1下面四种不同的表达语,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B.
- 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A B C D E(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
- 3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
- 4如图,向A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lX、2molY,起始时A、B的体积相等都等于a L,在相同温度和
- 5—Would you like to have ______ to drink now?—No, thanks. [
- 6若某个样本的数据是连续的5个正整数,则该样本的方差是( )A.1B.2C.3D.
- 7游乐场内有一种叫“空中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半径为r=4m的水平转盘的边缘固定着N=10条长为L=10
- 8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A.π·()2x=π()2(x+5)B.π·()2x=π·()2(x
- 9下表是立式饮水机的几项技术参数。该饮水机正常工作时,将水加热6min所消耗的电能是______kW·h。
- 10We firmly believe that war never settles anything.It only __
热门考点
- 1读“西北太平洋某季节气温与海水温度的差数分布”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差数最大值位于[
- 2下列哪些部分参与完成屈肘动作 [ ]A.挠骨 B.肘关节C.肱二头肌D.神经系统
- 3如图,⊙O的半径为2,弦AB=2,点C在弦AB上,AC=AB,则OC的长为( )A.B.C.D.
- 4小陈驾车从巴黎出发,在公路上匀速前进。不久,他经过一个“里程碑”(当然,事实上应叫“千米碑”),上面是个两位数。一小时后
- 5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金属钠 B.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C.该物
- 6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i(i-1)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 7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 CaO + H2O
- 8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度位置不同B.海陆位置不同C
- 9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意兴阑珊:____________________(2)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
- 10. We all __________ Yang Li Wei, who is the first Chinese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