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 |
B.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
C.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
D.1mol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
答案
B、0.012k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故B正确;
C、2mol氢和1mol氧,指代不明确,无法判断是原子还是分子,故C错误;
D、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每个氖原子含有10个电子,1mol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AC.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B.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1mol水中含有2m】;主要考察你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22.4LO2的物质的量约为1mol |
B.标准状况下,11.2LH2O的物质的量约为0.5mol |
C.1L1mol/L的NaOH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mol |
D.0.1mol铁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A |
B.常温常压下,32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
C.1mol钠作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NA |
D.2mol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与1mol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均为NA |
A.0.8mol CO2 | B.标况下11.2L氨气 |
C.3.6g水 | D.6.02×1023个氯分子 |
A.20NA | B.
| C.
| D.
|
A.5.85gNaCl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分子的数目为0.1NA |
B.25℃时,1L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数大于0.1NA |
C.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中Fe3+数目为0.1NA |
D.6.25mL 16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
最新试题
- 1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
-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必须 [ ]①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②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3某物体的初速度为2m/s,在4 s的时间内速度均匀增大到6m/s,那么该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
- 4某同学要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1)他向河水中加入一定量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5(10分)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
- 6据图回答:(1)由关节结构示意图,运动时减少摩擦,缓冲撞击的是[______]______体育锻炼可以使[______]
- 7— Are you worried about the result of the exam?— Only_______
- 8在△ABC中, ,则A等于 ( )A.60°B.120°C.30°D.150°
- 9赤道、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 10下列物质既能与Na、NaOH反应,又能与CH3CO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是A.H2OB.CH3CH2OHC.NaHC
热门考点
- 1--What should I wear tonight, Mom?--This is a home party, We
- 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块放在水平的圆盘上,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2mB=2mC,它们与转轴的距离的关系是2rA=2r
- 3查理在参加“调查家乡工厂生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想追寻近代大机器生产情况。他应该查阅下列哪方面的材料?[ ]A.
- 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耳根的清静王开岭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雨中山果
- 5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seed and because he was only a
- 6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yB.x+3y>8C.D.x+y=0
- 7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⑴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
- 8小王同学用下图中的实验器材来测绘一个灯泡(灯丝为特殊材料)的伏安特性曲线。其中电压表内阻约20kΩ,毫安表内阻约200Ω
- 9按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的化学方程式:(1)盐和酸反应______(2)盐和盐反应___
- 10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