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由l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B.由l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D.由l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自英国科学家狄拉克提出反粒子存在的预言,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例证。后又聚焦于反物质的合成研究。1997年人类首次合成了9个反氢原子。2002年是人类】;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的组成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
C.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高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⑴ 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 Y的化学式是_______;② 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⑵ 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 B的化学式是_____;② 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 将Y与⑴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处于ⅦA族 |
B.该元素可能是氟元素 |
C.该元素的某种化合物可能具有漂白性 |
D.该元素的单质没有还原性 |
( 2 )物质 E 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写出 C、D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2D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把盛有 48mL AB、AB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同温、同压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 24 mL,则原混合气体中 AB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每空 2 分,共 8 分)
A.Y的单质可能为原子晶体 |
B.X和W可组成离子化合物 |
C.Z和W的单质发生化学反应可生成两种共价化合物 |
D.Z和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运动的周期大B.a运动的线速度大C.a运动
- 2观察从水面上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里的部分向哪里弯折?为什么?
- 3(﹣3xny)2·2xn﹣1y的计算结果是[ ]A.6x3n﹣1y3B.﹣6x3n﹣1y3C.18x3n﹣1y3
- 4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
- 5(20分)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 6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2x与2xB.3y与3xC.-13x2y与25xy2D.xy与-2yx
- 7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邀请函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10月15日~20日举行。我们
- 8下列有关动物胚胎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孕母畜体内的早期胚胎能够移植B.受体母畜必须处于与供体母畜同步
- 9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B.c(H+)=c(OH-)=10-6mol/L溶液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
- 1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
热门考点
- 1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ClB.NaOHC.H2O2D.Na2O2
- 2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内容:(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A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能在水溶液中
- 4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为3.0V,内电阻r为1.0Ω,外电路的电阻R为5.0Ω.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
- 6过三棱柱ABC—A1B1C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有 条.
- 7矩形ABCD中,AB=4,AD=3,P,Q是对角线BD上不重合的两点,点P关于直线AD,AB的对称点分别是点E、F,点Q
- 8欧洲海岸线曲折,风景优美。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欧洲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材料二 建筑材料大致相似的情况下
- 9元朝疆域辽阔,被誉为“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下 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建立以咸阳
- 10我国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 )A.地势低平,沼泽面积大B.工业用地增多,耕地锐减C.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