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
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
【小题2】当②城市多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也处于多雨时期B.南非高原草原一片绿色
C.地球公转处于近日点附近D.该地吹东南风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表中统计数据显示,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明显的雨热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②城市符合。答案选B。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②城市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当②城市多雨时,南半球为冬季。该季节北京为夏季,处于多雨时期,A对;该季节,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的南非高原草原草木枯黄,B错;该季节,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附近,C错;该季节,该地吹西北风,D错。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非洲南部气候分布规律。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主要考察你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首都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地气候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简述B所在国冬季和夏季降水地域的差别并分析原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            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4分)
(2)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特征                     
成因是                                     。(8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后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量增大B.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7月份气温最低D.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D.距海较远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A地气候特征是:(   )
A.最冷月均温小于0℃B.终年炎热干燥
C.具有干湿二季D.终年高温多雨
【小题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A国和C国的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C.布拉马普特拉河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A国人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个背包客于2014年7月1日北京时间23:00从浦东机场出发,中途在迪拜转机停留6个小时,共飞行了9小时,到达12°E附近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里都是沙子。”依据资料和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他到达非洲某机场的区时是:(   )
A.7月1日7:00B.7月2日12:00
C.7月1日18:00D.7月2日7:00
【小题2】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回到北京后,他查阅非洲的相关资料,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表示向南,落帆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设计“扬帆”表示向南的主要依据是:(   )
A.当地地势北高南低B.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C.当地河流流向自南向北D.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