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
(1)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6分)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两地的降水资料
(3)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A、B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0分)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
(1)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6分)
(2)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6分)
材料二:下表为图中A、B两地的降水资料
(3)比较A、B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A、B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0分)
答案
【答案】
(1)消亡边界(2分)原因: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导致这里多火山(4分,答出板块名称才能得分)
(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也可)。(6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A、B两地降水的相同点:降水丰富(2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降水量多于冬半年)(2分)。不同点:A地降水量比B地少(2分) 原因:A处于平原地区,对水平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2分),而B地处于山地丘陵地区,多地形雨,所以B地的降水量丰富(2分)。
(1)消亡边界(2分)原因: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导致这里多火山(4分,答出板块名称才能得分)
(2)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也可)。(6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3)A、B两地降水的相同点:降水丰富(2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降水量多于冬半年)(2分)。不同点:A地降水量比B地少(2分) 原因:A处于平原地区,对水平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2分),而B地处于山地丘陵地区,多地形雨,所以B地的降水量丰富(2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等深线的分布变化可看出,在大陆架(水深200米)附近,出现2000米,3000米等深线的分布,从海底地形分布判读,应该为海沟。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美洲板块)之下,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多火山分布。
(2)描述区域的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等方面进行。结合该题图所给的等高线信息可得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3)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布变化方面进行比较。两地降水总量都较为丰富,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都是夏季(夏半年)降水多;但A地降水较B地少。其原因可从两地纬度位置判断其位于东北信风带的影响控制范围之内,而A地位于平原,地形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所以降水较少,B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考点:板块构造;地形;气候。
试题分析:
(1)从等深线的分布变化可看出,在大陆架(水深200米)附近,出现2000米,3000米等深线的分布,从海底地形分布判读,应该为海沟。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美洲板块)之下,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多火山分布。
(2)描述区域的地形特点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地势等方面进行。结合该题图所给的等高线信息可得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脉沿西部海岸延伸;平原狭窄,分布在东北部及沿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3)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布变化方面进行比较。两地降水总量都较为丰富,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都是夏季(夏半年)降水多;但A地降水较B地少。其原因可从两地纬度位置判断其位于东北信风带的影响控制范围之内,而A地位于平原,地形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不明显,所以降水较少,B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考点:板块构造;地形;气候。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1)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类型是 】;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3)③地容易被侵蚀,常有河流发育,此处 (是或否)能修建水库,简要分析原因。(3分)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理由是 。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4分)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多选)(2分)
A.长白水天池 | B.渭河谷地 |
C.汾河谷地 | D.喜马拉雅山 |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①②处中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1分)
【题文】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B.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题文】下图中,图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
【小题2】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 )
【小题3】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较缓, 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小题1】甲图中AB段河流 ( )
A.由东南流向西北 | B.由西北流向东南 |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 D.不能确定 |
A.气旋活动 | B.春雨霏霏 | C.“梅雨”连绵 | D.冰雪融化 |
①E岸河床较缓, 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题文】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山地牧场牛羊成群的季节里
【小题1】造成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
B.“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
C.“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
D.“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 |
A.龙井的茶农采茶正忙 | B.洛杉矶火险等级最高 |
C.瑞典的极光绚丽多彩 | D.钱塘江正处在枯水期 |
最新试题
- 1书面表达 。 你的朋友李华打算暑假去澳大利亚旅游两周。请你根据下面信息给她写一封信,向她推荐一本书,并简要介绍书
- 2暂时储存尿液的部位是( )A.肾小球B.大肠C.输尿管D.膀胱
- 3正在熔解的冰放进0℃的水中,冰将停止熔解。[ ]
- 4若二次根式,则 .
- 5从古至今对世界是什么的主要观点有A.世界是心造的和神造的B.世界是不变的不发展的物质世界C.世界是变化的发展的物质世界D
- 6根据对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比较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水银沙石水冰比热容J/(kg·℃)0.14×1030.92×10
- 7在△ABC中,sinA=45,cosB=-1213,则cosC等于( )A.5665B.-1665C.5665或-16
- 8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伶俜聘约袅娜娉婷纵横驰骋B.猥琐帷幔葳葳蕤蕤围魏救赵C.商榷雀跃却之不恭
- 9 最近,初一年级(2)班的李明迷上了电子游戏,经常光顾学校附近的电子游戏厅,荒废了学业。经老师和父母教育后,他暂
- 10下面哪幅图片不能表明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概况? [ ]A.唐三彩 B.秧马C.“功夫针”商标D.交子
热门考点
- 1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
- 2甲、乙、丙、丁四人参加奥运会射击项目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平均环数.x8.68.98.98.2
-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 )决定的。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B
- 4如图,已知直线与坐标轴相交于A、B两点,与双曲线交于点C.A、D两点关于y轴对称若四边形OBCD的面积为6,求k的值.
- 5下列关于反应原理及对应的说明表述均正确的是A.CaCO3与所有酸的反应都可表示为:CaCO3+2H+==Ca2++H2O
- 6飞机到达机场前要减速飞行才能逐渐降落,这样做的原因是[ ]A.飞机具有惯性 B.飞机减速可节省燃料 C.飞机
- 7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86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
- 9下列反映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理规律的是[ ]A.图(a)反映了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 B.
- 10完形填空。 Spring has come.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The wh